店史簡介 
呂順興餅舖在新竹縣新埔鎮地區深根140年之久,第四代呂學詩老闆,家中有十兄弟姊妹,大哥呂學林今年81歲,從小就和長輩學習各類製餅技術,目前以製作桔餅販售為業,糕餅方面之技術則由么弟呂學詩傳承,無論是糕餅或是桔餅,皆為新埔鎮之地方特產。

走入呂順興餅鋪,從擺設到所販售之餅品,皆可嗅出濃厚的古早味。與市售糕餅最大的區別,在於店家從內餡製作開始,無論是挑選食材,還是最後之成品製造,皆一力手工製作不假他人之手,堅持傳統工法,做出專屬呂順興餅鋪之好滋味。老闆呂學詩收藏有日治時期的餅印,印章上刻有「新竹郡新埔 呂順興菓子部」,見證店家即使在現今新潮流的多方衝擊下,仍保留其獨一無二的好滋味,收藏的餅印雖曾隨著時代交替而更換,唯一不變的則是店家製餅的用心及堅持。

除了大大小小的餅印,老闆呂學詩還收藏,台灣早期婚嫁裝盛聘禮、嫁妝的籮閣(竹籮)及挑運用的扁擔,籮閣以竹篾編製而成,提把上面提有「呂順興」及製造年份等字樣,年份最老的一對籮閣,於甲午年(西元一九五四年)製成,至今約有60年的歷史,籮閣內有40年代包裝喜餅用的紙袋,袋上印有「二姓合婚 百子千孫」和「人人保密 人人防諜」等字樣,見證著大時代的變遷。此外,老闆還收藏有各個年代、各種樣式木製、白鐵製的餅模;製作拜神用鳳片糕及寸糕(壓神桌用)的糕模;長短胖瘦不同的擀麵棍;第三代老闆呂煥塘所製造,婚喪喜慶用之手工蠟燭;囍事、喪事使用的木(木盛)。一字排開,琳瑯滿目,就像是個糕餅文物館,每一件文物,都印證呂順興餅鋪用自己的過去與現在,連結新埔人生活的足跡。老闆呂學詩的兒子呂紹瑜,曾經外出學作西點,後來回到家鄉繼承餅鋪,隨著現今社會強調養生的觀念,在糖量及油量方面,他都稍作調整,為老店注入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