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氣清景明;橘柚花香,桃紅柳綠,萬物潔鮮而清明,最是令人神清氣爽,快然自足。除了適合春日踏青外,更是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良時佳日。

        清明祭掃,最易令人想起先人,慈愛父祖的音容笑貌,親切呼喚聲,彷彿在碧空迴盪,先祖父曾特別交代,說清明節前一天不可以掃墓,因為那一天是孤寒日;即使祭掃,祖先也無法領受。為什麼孤寒日不可以祭掃呢?原來,孤寒日就是所謂的寒食節,是紀念介之推受難綿山的日子,介之推一生忠義,最後卻葬身火窟,令人不勝太息。
       
        臺灣客家掃墓稱掛紙,可能來自山西介之推的故事,因為,介之推是山西人,山西為了紀念介之推,在清明掃墓,不燒紙錢只有掛紙。如沁源縣「掛紙錢于塚上,不焚」,是因禁火的關係;武鄉縣也「先祭祖塋,添土,掛紙」,榆社縣也一樣「各家上冢拜掃,墓頭掛紙錢」,還有「迎之推於小綿山的儀式」,河北地方也叫掛紙,如昌黎縣志:「清明節,拜掃先塋,填新土,掛紙錢」等。又如清代錢謙益有詩云:「柳絲不斷四陵夢,掛紙知君到秀州」的詩句,掛紙,是有典有源的。

        掛紙後,分米食等祭品或零錢給周圍觀墓者,叫「分醮墓」,這可追溯到戰國齊人於墓地乞食祭品的故事。而山西至今仍有掛紙分送祭品之俗,如荣河縣志云:「清明多祭師祖,無論移居遠近,咸往拜叩,有宰豬分肉者,有按丁分錢者」等等,與臺灣客家的分醮墓頗為近似。

        臺灣客家掛紙習俗意義重大,來源久遠,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蘊藏豐富文化資源的軟實力,永遠散發民族道德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