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爽文 |
林爽文之父林勤,在中國生活困苦,於一七七三年(林爽文十七歲時)攜家眷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定居在彰化縣大里杙莊,藍興堡(台中縣阿罩霧.今之霧峰)。來台之後以耕田、趕車為業,努力生產,於是就有了積蓄。林爽文曾任彰化縣捕快,後來看不慣官場的貪污腐敗憤而離去。當時,台灣經過勤墾經營和水利農業改革(八堡圳),人口增多,糧食豐富。林爽文離開彰化縣衙之後,一度以趕車、當苦力為生,累積一些錢財後向同族宗親租田耕作,生活才漸趨穩定。1784年(乾隆49年),林爽文在偶然的機會下,結識了從漳州來台傳播天地會的同鄉嚴煙,他在嚴煙的鼓吹下加入天地會,兩年多之後,被公推為「大哥」,聲勢更上層樓,名氣響徹全台。滿清據台時期因視台灣為異域、為敵境,其所派來的官吏個個貪得無厭無,政府腐敗,貪官橫行。當時台灣府是的官員有如下的形容:「貪婪之吏,以宦為賈,舞弄文墨,剝民脂膏,三年報罷,滿載而歸」既然官員以剝削台灣人民為業,以獲得金錢為榮,所以台灣知府孫景燧任意虧缺國庫,以公肥私。總兵柴大紀任職兩年,貪污所獲達,「金銀五、六萬兩」。全體的台灣本地人眼見如此貪官,廣大人民自然而然對據台的滿清王朝的懷恨在心。自然自求多福,趨向天地會,其組織在台灣迅速擴大,入會人數不斷增加。
天地會黨人林泮、林領等從諸羅(嘉義)逃到大里(台中縣)。十一月初旬,總兵柴大紀北巡,至彰化。滿清理番同知長庚請柴大紀派兵駐守彰化,但是柴大紀不允而歸。知府孫景燧得知以捕捉天地會員有利可圖,於是派兵進駐彰化,命知縣俞峻和游擊耿肚文進駐大墩(今台中市)。清廷由知縣俞峻、副將赫生額、游擊耿世文等率兵三百進討駐此。先放火燒幾個村莊來恐嚇、威脅本地人無辜婦孺,各地盟友接到警報,紛紛趕到大里,企圖籌謀反抗。十一月二十五日,彰化知縣俞峻發動捉捕天地會黨人,並率兵駐營大墩(大里杙之鄰村,今之台中市),肆意捕獲無辜百姓,放火焚燒民房。因為這樣的貪官橫行,林爽文眼見盟友及一般居民的憤怒到極點,又天地會是以除貪抗清為目標。終在一七八六年(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被迫
率眾起來抗暴,即時攻入大墩,盡殺此地的文武官員。十一月二十九日旋攻陷彰化縣城,殺知府孫景燧、理番同知長庚等文武官員數十人。
清廷為挽回軍事危局,乾隆皇帝親自下詔任命常青為將軍前往台灣督師,李侍堯為閩浙總督,再度調集清軍,這是第二波從中國所調派的大軍。此次由廣東出兵四千、浙江出兵三千、駐防滿兵千人,以江南提督藍元枚赴軍,與福州將軍恆瑞均為參贊。誅郝壯猷,逮任承恩,以柴大紀代之。江南提督藍元枚至台督師,沒多久即死於鹿港,主帥未戰即死。
於是閩浙總督常青親自肩負起主帥大任,披掛上陣來台,統兵萬人,一時清軍軍勢頗振。一七八八年春正月初四日,福康安統師而南,駐灣裹溪。南路的莊大田得知大勢已去,於是放棄鳳山,走入琅喬據尖山之險而繼續抗戰。二十四日得不幸鳳山亦失守。莊大田走琅喬(屏東恆春)。地極險,乃駐軍柴城。二月初五日,福康安以侍衛烏什哈達(四川番屯)自海進,海蘭察、鄂輝自山行,而自統師至風港,越菁穿林,深入三十里。莊大田部隊大部份被消滅,血染沿海。三月五日早晨,莊大田、簡天德、林進等三人潛至海邊,欲捨船逃離台灣,為官兵、粵民所圍,三人束手就擒,三月十日,海參贊再率各路大軍掃蕩琅橋「全面清鄉」,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六月間訪獲莊大田幼子莊天畏。林爽文和莊大田的抗清戰爭,總共歷時一年四個月至此結束爽文於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十從容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林爽文起義,前后經歷一年零三個月,參加人數達數十萬,它不僅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而且是清代歷史上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