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媽祖求出好神氣

【倰轎腳(倰轎底)】

大甲媽祖遶境的九天裡,沿途常可以看到許多信徒排著隊,伏跪在地上等待媽祖神轎從身上經過,這就是倰轎底。怎麼倰轎底呢?排隊倰轎底的過程,通常都是聽到一震炮聲後,隨著前方的人一起伏跪下,等待神轎從上方經過,然而倰轎底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1. 千萬不能起身,或企圖去碰觸神轎。
  2. 手上不要拿香和進香旗。
  3. 帽子及包包都要暫時卸下,待倰完轎底以後再戴回來。
  4. 女性如果剛好在生理期間,也要避免。
  5. 基於對其他宮廟神明的尊重,盡量避免佩帶平安符倰轎底。

許多信徒相信小孩子倰轎底可以得到媽祖保佑,平安長大,因此可以看到許多可愛的小朋友聽著大人的話,跟在大人身旁倰轎底。如果家裡有人或是小孩沒有辦法來參加,也可以帶著他們的衣服一起倰轎底。回去再讓他們穿上,一樣能得到媽祖加持保平安。

倰轎腳(倰轎底)   倰轎腳(倰轎底)
【倰轎腳(倰轎底)】   【倰轎腳(倰轎底)】

【進香旗(令旗)】

在遶境途中,無論是成群結隊,或是獨自行走的信徒們,一定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一面五彩繽紛的刺繡小旗幟,旗頭繫著小鈴鐺,隨著步伐叮叮作響,搶眼極了;而第四天祝壽典禮禮成後,更可以看到信徒們在奉天宮前一齊揮動這面小旗幟,繽紛的壯觀旗海,伴隨著清脆的鈴聲,更讓人難以忘懷。

這面沿途可見的小旗幟,就是所謂的「進香旗」,也是每位遶境信徒必備的物品。進香旗,是一面代表信徒的旗幟,一戶一支,旗上會寫著代表人的姓名,遶境前夕,信徒得帶著進香旗到大甲鎮瀾宮向媽祖稟報今年將跟隨媽祖一起遶境,據說這樣就可以得到媽祖保佑,並在遶境時派遣兵將護佑我們,因此,許多人說這是一面讓我們領有媽祖兵馬的旗幟,也像是媽祖派給我們的護身符,讓我們能平安的跟著媽祖一起走完遶境。

大甲鎮瀾宮或周邊商店所販賣的進香旗(每支250~300元不等),只有在元宵節後到遶境進香期間才會看到或買到;旗上大多繡有「大甲鎮瀾宮」或「天上聖母」的字樣。跟著大甲媽祖遶境,必須在去程時將進香旗打開,沿途過停駕的宮廟時,帶著進香旗入內參拜、過爐,然後請廟方人員蓋上廟印,最後索取該廟的符令綁在進香旗上即可,綁法沒有特別的規定,能夠將符令綁緊就好。

每個人身上的進香旗也會隨著沿途參拜愈來愈多的宮廟,跟著綁上愈來愈多的符令,待走至新港奉天宮時,這面旗幟常常早已綁滿了黃色的符令。第四天祝壽典禮禮成後,便可將進香旗連同符令捲起收著,帶回家後供奉在家裡的廳堂的高處或神龕上,來年若再次參加遶境,只要在遶境前帶著進香旗到鎮瀾宮,向媽祖稟報過,再將其上的符令卸下,連同金紙焚化即可。

進香旗(令旗)
【進香旗(令旗)】

 


【壓轎金】

【壓轎金】 和 【紅彩】
【壓轎金】 和 【紅彩】

媽祖每停駕於一間宮廟時,神轎必須暫時放下供信徒參拜,但由於神轎不能直接放在地上,因此廟方會準備兩張木板長凳,長凳上放著厚厚一疊金紙,神轎要停駕時,便壓在這疊厚厚的金紙上而不與地面或長凳直接接觸,而這就是壓轎金的由來。

壓轎金的功用,原本是作為蓋新房子上梁時所用,但也等同於一張被媽祖加持過的平安符,有保平安、收驚治病的效果,若是幸運的拿到了壓轎金,不妨帶回家好好保存,若遇到難事必須祈求媽祖卻無法親自到廟裡,最常見的方法便是在家中點三炷清香,對著天空呼請媽祖駕臨到家中,再對媽祖訴說祈求的內容,最後將壓轎金焚化即可。

而若是家中有小孩子哭鬧不已,也可在向媽祖祈求後,將壓轎金焚化,焚化後的灰燼放入清水中,再幫小孩子擦拭身體即可。甚至還有不少人拿到壓轎金後,會特別護貝,在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也是非常特別的保存方式。


【索取紅線與敬酒】

遶境的沿途,常可以看到走在最前頭的報馬仔沒時間敲囉,而是忙碌的把手上的紅線發送給圍繞在身邊眾多的信徒。有人說,拿到這條紅線可以保平安;也有人說,很多年前有個家長替自己的女兒求了這條紅線回去以後,女兒順利出嫁,因此這條紅線是姻緣線,能夠為人帶來好姻緣。

種種的說法,讓報馬仔的紅線變得極為搶手,甚至,更是許多期待好姻緣的男女亟欲求知的祈福物品。有趣的是,報馬仔手上的紅線,原本既不是保平安的紅線,也不是求姻緣的姻緣線,而是單純拿來綁住擋「白虎煞」的豬腳。

後來,在凡是跟大甲媽祖有關的物品都具有靈力的觀念影響下,這條紅線竟演變成能保平安求姻緣的神奇物品。大甲鎮瀾宮為了大家的需求,每年得準備約60公斤的紅線,除此之外,報馬仔身邊還得要有一位幫忙分發紅線的工作人員,才足以應付源源不絕、前來索取紅線的信徒,也可見這條紅線的熱門程度。

而索取紅線時,切忌也不要貪多,拿到了,記得先過爐火再帶回家才有靈力,而紅線平常可放在皮夾,或是繫在手腕,只要相信媽祖,心靈則靈。報馬仔除了紅線以外,身上背的錫酒壺,裡頭也裝了信徒喜歡索取的祈福物品­­­─米酒,只要帶著米酒向報馬仔交換,他也會回敬你一杯酒,而信徒相信,喝下了這杯酒,就能夠保佑平安。


【摸文昌筆】

準備考試的學生,記得要特別留意三十六執士這支隊伍,因為這裡頭有一件據說摸了可以保佑考運與學業的法器。保佑考運和學業的法器通常和筆脫不了關係,因此在三十六支金光閃閃的法器裡,只要找到一支造型為手指尖朝上,以大拇指和中指握住毛筆的法器,那就是了。

這支法器叫「文筆手」,又稱「執士筆」、「文昌筆」,其單手橫著執筆,有不傷人,也有文人舉筆安天下之意,許多家長以及考試的學生相信,摸到了這枝被神明手托住的筆,就可以保佑學業及考運順利。


【求手錢與蒿錢】

手錢,是指神將手上握的符紙。蒿錢,是一種黃色長條狀,以古紙做成的紙錢,內有六條長鉅齒紋,常掛在神將、家將的後腦勺,很像頭髮。而蒿錢的顏色又分為五彩(神明專用)、黃色(鬼類專用)。傳說手錢與蒿錢都有收驚、制煞的功用。大甲媽祖遶境的眾多陣頭當中,自然也有可以索取手錢與蒿錢的地方,那就是莊儀團中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蒿錢和手錢就像是人們梳洗更換服裝一樣,也必須每天更新,因此這些更換下來的蒿錢、手錢,就會分送給信徒,加上千里眼與順風耳是媽祖的首席護髮將軍,與媽祖非常親近,信徒更是對這兩位神將身上的手錢與蒿錢趨之若鶩。

此外,綁在神將後腦杓的蒿錢偶爾也會因為神偶擺動而掉落,這些不經意掉落的蒿錢,因為發生的機率較低,更讓許多人願意奮不顧身的衝上前去只為了撿拾蒿錢,畫面驚險,但也不難看出信徒對於蒿錢和手錢的重視。


若是有幸搶道或分到了,可帶回家供奉在神桌前,若是有事要祈求兩位將軍,就焚香呼請兩位將軍名號,接著說明事由後,再將手錢與蒿錢焚化即可。

【和太子爺交換奶嘴】

如果家裡有吵鬧不休、不好管教的小孩,那麼,和太子爺交換奶嘴或許會是個好方法。太子爺是囝仔神,喜歡小孩子的玩意兒,平時便有許多信徒會帶著小孩子的玩具或零嘴給太子爺,因此才會有太子爺含著奶嘴的畫面出現。

也由於太子爺是囝仔神,所以許多信徒相信太子爺能夠和小孩溝通,能夠保佑小孩,也能夠管教小孩;因此,若是家中有小孩受到驚嚇、愛哭或是不好管教時,大人通常會準備一個新的奶嘴,然後去廟裡或是在遶境隊伍裡,跟太子爺嘴裡的奶嘴交換,再把太子爺的奶嘴帶回家給小孩使用。


【索取平安符】

遶境時,大甲鎮瀾宮也會準備自己的平安符供信徒索取,至於要在哪裡索取?遶境的沿途可以隨時注意隊伍裡,不難發現發放平安符的工作人員。而如果錯過了,也可以在大甲媽祖抵達新港奉天宮後,找到鎮瀾宮在新港的臨時服務處,在這裡也可以索取鎮瀾宮的平安符。


【剩香】

舉行祝壽典禮時,信徒人手一注大貢香以及進香旗,隨著典禮行三跪九叩禮,典禮結束後,信徒通常都會把大貢香的香火熄滅,然後帶回家再點燃繼續焚燒,代表將媽祖的香火與福氣帶回家,而尚未燒完的香,也就是所謂的「剩香」,取其臺語諧音,又稱「春香」。

大貢香可以在奉天宮周邊拿到,或花十塊錢向攤販購買,但千萬要記得找個紙杯,在紙杯裡戳個洞,再將大貢香插進紙杯裡,如此一來,可以讓香灰掉落在紙杯裡,而不會燙傷自己以及周遭的人,近年中華電信也會在現場發送免費的環保香灰杯。


【求敬茶與換鹽】

媽祖的神轎裡,除了三尊媽祖神像和許多法器之外,通常也會備有茶水以及鹽巴,這兩樣祭拜過媽祖,或是接觸過神轎的物品,自然也成了信徒爭相索取的祈福物品。

求敬茶或換鹽的時機,通常是在大甲媽祖駐駕於各宮廟時比較恰當,信徒必須先向大甲媽祖擲筊請示,若順利擲出聖筊,便告知神轎班的工作人員,求一杯敬茶;而如果是換鹽,則必須先準備一至兩包鹽,擲出聖筊後,再向神轎班的人員換取神轎裡的鹽。

好玩的是,神轎裡的鹽原本只是因為遶境長途跋涉,神轎班用來消毒的物品,但因為鹽巴放在神轎裡,信徒相信這鹽必定能沾染到大甲媽祖的靈氣,竟也變成祈福物品,與報馬仔的紅線有異曲同工之妙。


【換紅綵】

紅綵概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大小約60*40公分的方形長條紅布,布面沒有任何圖案或字樣,通常是家裡要辦喜事的信徒才會先向媽祖擲筊,在順利擲得聖筊後,向神轎班的人員索取,求得紅綵後,可以帶回家掛在門上,作為祈福保佑之用,但祈求紅綵的人數較少。第二種紅綵又有大型和小型之分,通常會印著各宮廟的名稱與吉祥話,例如「大甲鎮瀾宮」、「合境平安」。

這種紅綵的用途多作為各宮廟之間拜禮、禮尚往來之用,小型紅綵繪綁在神像身上,大型紅綵則由祭典組發送給前來接駕的陣頭,綁在陣頭的神偶或旗幟上。第二種印有字樣的紅綵,無論大型或小型,通常只流通於各宮廟之間,不對一般信徒開放索取,然而如果有認識的人,還是可以求得,帶回家綁在車上或家裡高處。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 1080   臺灣心 媽祖情
本網站建議使用最新版本的IE 、Microsoft Edge 、Google Chrome 、Mozilla Firefox 和 Safari 瀏覽器,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