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新港奉天宮 廟景】
【新港奉天宮 廟景】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新民路53號

明朝末年,海盜顏思齊、鄭芝隆渡海自笨港登陸(北港、新港的前身),在此建立十寨作為根據地,並廣告大陸沿海全、漳居民來此屯詪墾因此笨港有「開台第一村」之稱,而奉天宮的媽祖以及今日中部許多歷史悠久的神像,大都是在這段時期一起恭迎過來的。

明朝天起2年(1622年),航海家劉定國為保護船隻,特地到湄洲媽祖廟,恭請湄洲五媽一同來台,當時湄洲五媽因隨船來台並護佑先民開墾笨港,而有「船仔媽」、「開台媽祖」之稱,因此也有人推測湄洲五媽是台灣最早的一尊湄洲媽祖。

清康熙39年(1700年),笨港居民籌措善款合建天妃廟供奉湄洲五媽,後來隨者清朝政府晉封媽祖為天后,改名為天后宮。

乾隆15年(1750),笨港溪氾濫肆虐,將笨港市街分為笨南港及笨北港,天后宮也在當時被洪水沖毀,加上後來的天災人禍頻仍,於是當地居民便將天后宮內的神明及文物暫時東移至麻園寮(後稱新南港,即今新港)肇慶堂內「借住」安奉。

媽祖借住於肇慶堂當時,有位住持景瑞師傅發起建廟,經福建水提督王得祿捐俸及十八庄人士共同捐資,於嘉慶16年(1811年)落成,名為「奉天宮」。而原本主祀土地公的肇慶堂則因為日據時代被改為新港派出所,遂將土地公迎請至奉天宮,供奉於左邊(大邊),以感念當年之情,而奉天宮也成為新港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 1080   臺灣心 媽祖情
本網站建議使用最新版本的IE 、Microsoft Edge 、Google Chrome 、Mozilla Firefox 和 Safari 瀏覽器,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