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

守護神守護城池、國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類似於人間的知事,而不是單一的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陰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縣令。

  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大抵是「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古代教人做官的黃六鴻《福惠全書》寫道,新縣官蒞境:「於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廟齋宿」
,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的冤案。有些神明雖不稱城隍,但卻有城隍的性質與職能,如
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的青山王爺與福州府的五福王爺,其廟就配奉有判官、陰陽司、范謝將軍等。

 

各地城隍:

上海三大城隍:老城隍霍光、二城隍秦裕伯、新城隍陳化成。
東南三大城隍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二城隍秦裕伯。
知名城隍北京城隍楊椒山、福建省都城隍周苛、福州城隍陳文龍、泉州城隍韓琦、柳州城隍柳宗元、蘇州城隍春申君、邕州城隍蘇緘、南昌城隍灌嬰、紹興城隍龐玉、曲沃城隍申生、濟南城隍鐵鉉、鄭州城隍紀信、蕪湖城隍周瑜、和州城隍范增、谷城城隍蕭何、杭州城隍周新、臺南小南門城隍朱一貴。

  在臺灣,許多中國大陸原鄉的城隍,得到本省人的虔誠香火,立廟奉祀:如安溪城隍、霞海城隍、石獅城隍等。

  另如惠安人信奉的青山王,亦有城隍職能。 臺南市有臺灣府城隍廟,臺南亦是明鄭時期的首府承天府其為鄭氏王朝之官建城隍廟,年代最早,故「臺灣府城隍」號稱省城隍等級的「威靈公」,但1891年清朝官方即升格新竹都城隍廟為省級的城隍,新竹都城隍廟奉祀「都城隍,威靈公」,為清朝官方所認定,總轄臺灣,為省級城隍。 而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在臺灣臺北民眾以臺北市為臺灣首都,故建廟奉祀「臺灣省城隍」,自行設立了臺灣省城隍廟,亦為省級城隍。 三廟信徒各以其歷史為榮,自認所奉之城隍爺位階最高,頗見爭議。

  在臺灣地區有所謂的水鬼變城隍之傳說。在民間信仰中認為枉死者必須要找人當替身,才能轉世,如水鬼。傳說中嘉義紅毛埤有個水鬼不願意抓人當替身,因此長久痛苦沈淪,此事獲得當地的土地公同情。最後土地公上報給閻王,閻王轉呈玉皇,玉皇獎勵其善心,給了他城隍的職位,使他不但脫離水鬼的苦難,還成為血食一方的大神!

TOP